教学科研
当前栏目郑芳
(jxf吉祥网手机在线 思政部 山东 济南 250200)
摘要:主题教学模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的
突破口之一。主题教学有助于推动教学实践的创新,使枯燥乏味的知识体系生活化、情景化和情感化,使学生养成强烈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我校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题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题教学模式;实践
思政课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个性更加独立,思想更为早熟,对许多事物都有自己独特见解。一方面,学生期望通过思政课解决成长中的一些困惑与模糊认识,给以正确的指引;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特征、认知能力、心理特点等也和以前的大学生不同,改变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已是共识。不少高校以主题教学模式为切入点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我校也对思政课主题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本文从我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出发,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 课)主题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思考和总结。
一、什么是主题教学模式
所谓主题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按照教材内容的内在思想联系和逻辑关系,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创造性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组合,以专题方式组织教学。主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强调知识不是单纯通过教师简单传授的,而是由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而建构的,有助于在具体情境中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通过主题活动的设置,使枯燥乏味的知识体系生活化、情景化和情感化,使学生养成强烈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主题教学模式将有意义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融为一体,使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变到“我要学”的主动求知状态中来,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二、“基础”课主题教学探索及实践
1、 基础课主题教学有利条件
首先,“基础”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知识讲授和学习为主要目标的专业课程相比,具有自身鲜明的课程特性。本课程既有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更突出实践性和教育性,主要探讨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主题教学模式既有益于在多元化价值背景下紧扣思想主旋律,又有利于切实围绕困扰大学生的各种典型问题进行讨论。”密切教材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教材内容“遵循思想、行为发生的规律,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理论的逻辑,由思想到行为、由自律的道德行为到他律的合法行为而依次展开,形成了一个环环紧扣、有机融合的完整体系。”教材逻辑清晰,主题鲜明,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涵盖信仰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适合开展主题教育。
最后,该课程充满了人文气息,是一门人文精神建设的课程,主题教学模式对人文知识的普及更具优势。基础课在第一学期开设,针对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大学生开展人文关怀教育,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2、主题教学实践
我校基础课教师对主题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感恩教育为例说明。
教师讲解:感恩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感恩母校和他人的意识,增强回报社会的责任感。进而增强大学生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进一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不断加强感恩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学生活动:搜集感恩资料:抄录感恩与孝道的名言警句、诗歌;征集感恩与孝道的图片;搜集感人至深的感恩与孝道的视频;讲述感恩与孝道的故事。
写一封感恩信:以《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给父母写一封信。
制定《大学生孝心公约》:每位学生提出意见,班长汇总起草初稿,在班级充分讨论并予以完善修改。定稿后将公约张贴于班级显眼位置,让学生互相监督,贯彻落实公约内容,并将公约与信一起寄给父母。
家长回访:感恩教育两个月后,我校向学生家长进行了回访。对孩子入学以后感恩与孝敬父母情况做出评价。一是比照《大学生孝心公约》,按照公约内容和标准对孩子做出成绩评定(总分100分,85分以上为优秀,70~84分为良好,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二是评价孩子在接受《感恩与孝道教育》以后,在孝敬父母方面发生了哪些可喜的变化,有哪些明显的进步。三是对开展“感恩与孝道教育”的活动作出评价,并对以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管理提出宝贵意见。
此次感恩教育专题教学,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从学生方面看,他们参与的热情很高,感恩教育对他们的思想意识也产生了较大的触动。从家长方面看,家长回信率100%,对孩子表现及此次活动普遍比较满意。
三、创新点及主要经验
1、创新点:
一是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主题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强调课程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增强学生的道德涵养和法律素质。并形成完善的主题教学模式的运行环节,即“自主学习→互助探究→展示交流→多元评价→能力生成”。
二是进行了考核方式的改革。传统考核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本门课成绩包括期末成绩(70%)+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比例太大,而且平时成绩只以平时作业和考勤为依据,无法反映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真实效果。为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德育水平和思想行为表现,我们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改变过去单一理论知识考核的形式,学生最终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学生平时表现、德育考核、卷面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20?、30?和50?。具体认定方法是:平时表现主要根据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认定;德育考核主要根据学习小组组员互评、辅导员评价、学生家长打分等认定;卷面成绩即为本门课程期末考试成绩。考核主体也由单一的教师考核转变为教师、学生、学生管理、家长四位一体,使考核结果更加合理、全面。
2、经验
一是坚持主题教学模式为“基础”课教学目标服务。主题教学模式只是众多教学模式之一,它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主题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掌握发展知识,内化生成健康积极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崇高的信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二是坚持教师主导作用。主题教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往往会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专题演讲、社会调查等各项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活动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展开。大学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部分学生价值观难免会有偏颇,教师要注重引导,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教师要继续深挖教材,使主题的设计更加合理、科学,切实关注学生需求,创新学生参与方式,避免主题教学模式流于形式。
三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改变传统以期末总结性考试和闭卷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建立合理、客观、科学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思政课评价要做到以人为本,渗透人文,注重对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评价。加强思政教师、学生管理、家长密切合作,同时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实现多环节、多角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