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whzx/ycjy/2024/ 返回
文化心语
分类

有关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初步理论思考之二: 文化与文明

日期: 2024-05-20 10:24 浏览次数 :

本栏目主持人宣兆琦:

培养“齐鲁文化孕育下的理工生”作为我校的育人理念,自从提出的那一刻起就包含着理论性与实践性双重属性。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头理论,而空头理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同理,没有理论的实践则是盲目的实践,而盲目的实践是难达目标的。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是一条切实有效的正确途经。因而,在落实我校“九个一”文化育人工程的过程中,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原则是必须的。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齐鲁文化研究专家傅永聚教授在提出培养“齐鲁文化孕育下的理工生”的育人理念伊始,就对相关的理论问题与学术问题做了全面系统而又深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初步成果主要包括:文化与民族,文化与文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中华文字与中华历史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大一统的理论与实践是中华文化赖以生生不息的空间优势,和合、小康、大同---中华文化的人类社会福祉安排与追求,道尊于势、以道抗势是中华文化精神中对真理追求的最高体现,因革损益、旧邦维新、守正出奇、自愈自新系统---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动力机制,中华文化的主流(核心)是孔子儒家思想,教化与学习是中华文化修养“成人”的手段与宗旨,中华文化(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使古老的中华文明获得新生等等。现把傅教授《有关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初步理论思考十二条》在本栏中陆续发表,以飨读者。理论是创新的,学术是深刻的,而呈现给读者的却是?鹘淌谏钊肭吵龅谋泶铩G敫魑欢琳呔蚕滦睦矗?鎏?饔谰劢淌诘涝佳砸??宙告付??慕舛涟桑?/span>

有关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初步理论思考之二:

文化与文明

傅永聚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第一次为文化下了一个学术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英】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这一将表述“文化”和“文明”视为等同,英文中确实是这样。但实际上有较大差别。

从历史长度来看,文化长于文明。文明出现三元素,城市、铜器(或玉石)、文字。尽管有专家质疑,但还是大致不错的。基于此,则文明一般五六千年,最多七八千年,或一万年。但文化至少几十万年了。“人猿相揖别,只几块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文明史是文化史的几十分之一!还有铁证:马恩列斯讲的五种生产方式(也叫五种生活形态),都是不同的文明方式,而不是文化方式。文化在内容上大于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性质上分,文化是民族的,历史的,所以不可避免地有积淀,有固有的,向后的属性。文明是向前的。文明是可以多民族共同拥有的。文明社会形态是可以跳过去,跳跃式进入的。文明更多的与社会形态相连。中华文化的底色是农业文明。但这并不影响她在世界原生态文明中的地位。英文“文化”一词“culture”最早就源于农业耕种、栽培。中华文明的底色是农耕,尽管在其某个发展阶段某些区域也有工商意识、海洋意识,海外经营与开阔,比如周穆王、齐文化、秦始皇,汉代向越南,三国向台湾,唐宋海上丝绸之路,浙东学派、明代下西洋,但总起来是倾向重农抑商,安土重迁,小农意识,血亲伦理等。农业文明实现的基础,是人必须固定在土地上。一定的人口,稳固的家庭就是第一重要,所以王朝更替,战乱之后,当务之急都是休养生息,鼓励生育,保持纳税户的稳定。北方许多游牧民族,不断地内附,归化,最终都被汉族式生活方式所征服。农耕经济基础决定人们的意识信仰。农业民族,生存,生活,传宗接代,赓续香火,人们看到的注重的都是最现实的利益。农业靠一代代生产经验的传授,所以尊老养老孝老慎终追远认祖敬宗就成为传统。农业抗击风险力弱,单个农民势单力薄,所以强大的政府管理,对这种管理权力的服从和膜拜,就成为传统。祖宗,官员都是权力的象征,忠君,家规就成为必然。家庭,亲情,伦理,当然有和谐的一面,但也有乖戾矛盾的一面。如同人性,简单言善恶,均失之偏颇。一方面,稳定的农业文明,使我们的民族得以生息繁衍,另一方面,农业文明的惰性,也是障碍其社会转型的原因。全面,理性,客观地看待农业文明,是正确评价中华文明很重要的标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