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前揭晓的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得主,其主要研究成果与人工智能密不可分。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正在深刻地嵌入和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人工智能领域受到诺贝尔奖评委们的青睐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人类历史的经验充分说明,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会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赋能教育,为教育现代化带来更多可能性。
今年3月,教育部启动数字教育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专项行动,推动教育数字化从“3C”(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走向“3I”(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对于学生而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服务,优质课程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更多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对教师来说,需要重塑和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数字素养,加快熟悉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场景与模式,有效应用新技术赋能学科教学。对学校而言,“人工智能+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按照“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总要求,以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转型升级,以信息数据为核心要素,将数字技术、数字思维应用于教育管理全过程,对教育管理、教育决策、教育服务、教育评价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等,进行全方位、智能化、系统性的功能重塑和流程再造。
虽然将来有许多岗位都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但那些更强调创意的工作依然有存在价值和生存空间,这显然对教育教学的变革提出了更直接、更迫切的要求。“人工智能成诺贝尔奖热点”犹如一面镜子,呼唤教育系统尤其是高校要“始终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推动学科专业结构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相契合,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特发明创造的拔尖创新人才。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诗云,“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协同发力、久久为功。高校要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科学技术前沿的能力,主动适应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趋势,大力推动文理工学科交叉和专业动态调整,让学科专业设置更好地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新需求,推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与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相互匹配,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配性,让学生们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面对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浪潮,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与时代同频共振、拥抱变化,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也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避免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节制、无界限的滥用,陷入“理性的樊笼”。说到底,人工智能是辅助和赋能的“助手”,却不能越俎代庖、反客为主;人工智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松绑减负”,却不能将涵养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以及逻辑建构全部寄托在人工智能身上。只有合理善用,教育教学才会在人工智能助力下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支撑下,优质教育资源可以跨越山海,帮助更多的人点亮“希望之灯”,推动教育更加开放和公平。塑造高质量的、有温度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既要坚持教师“传道”的主体地位,也要发挥人工智能在“授业”“解惑”上的积极作用;既要善用技术手段,也要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只有合理把握人与技术的关系,才能让教育更有深度、更有温度,培养更多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
(作者:杨朝清,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鲁ICP备15010726号-1 鲁公网安备37018102000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