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网站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馆 > 阅读专区 >

    后疫情时代图书馆“云馆配”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1-26 13:36点击:

    作者:蔡迎春(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线上云馆配平台具体实践

    针对目前的云馆配活动,在疫情期间是否进行了相关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这种模式相对于传统图书采购模式具有哪些优势?在具体采购过程中目前云馆配平台或出版社书目提供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

    疫情期间,我馆主要通过馆配商用四家平台进行网上采购工作,包括两家第三方平台:山东中教提供的“网上馆配平台”和河南省图书馆开发研制的“图书馆智能采访管理系统”;两家供应商平台:北京人天和湖北三新提供的云采购平台。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和网上采购实践,我们发现相对于传统书目圈选和现场采购,网上云馆配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摆脱了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本地依赖,不受时空限制,采访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采选。在疫情期间,我馆安排采购人员每人负责一个平台,然后在轮流值班时统一装进本馆系统进行查重和发订;在注册好平台之后将部分平台推荐给师生,让师生一起参与选书,受到大家的欢迎,尤其是一些老师和研究生。平台刚推出2个小时,就在后台看到100多条推荐信息。

    2.平台提供的选书模式比较丰富,可以按学科分类、出版社、推荐图书、畅销书等分类浏览、采选图书,也可以通过荐购和批量形式进行选择。不仅能满足采购人员的批量采选,还能精准满足院系师生的个性化需求。

    3.采购人员在平台上选书时可以看到图书的封面、内容提要、作者简介、目录等信息,有的书还提供了部分内容的试读,突破了传统书目圈选只能看到书目的局限,就有点像我们在书展选书,可以看到实书,对图书的基本情况能够了然于胸,极大地方便了采购人员的选择。

    4.平台的界面亲和友好,可以使图书馆的品种选择更加符合需求化、精准化、终端化和专业化的要求,从而有效提高馆藏的质量。

    总体而言,网上采选具有成本低、参与人数不限、时间灵活的优势,不仅在疫情期间,在以后的常规工作中也可作为常态化选书的方式。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目前平台存在的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1.采选平台数据无法与馆藏数据查重,这是目前图书馆使用“云馆配平台”面临的最大问题。所有通过平台采选的图书,均要重新导入本馆系统进行查重和发订,无形中增加了采购工作的流程和难度。

    2.各个平台间的数据无法进行交互,致使同时使用多平台的图书馆无法及时掌握整体的选书情况。

    3.各个平台界面不一,使用方法不一,采选模式大相径庭,对于使用多平台的图书馆,需要馆员和读者熟悉各种界面。于馆员而言,不利于使用;于读者来说,不利于推广。

    4.有些平台提供的批量采选功能,在操作上与传统的书商直接提供征订书目的方式没有区别,依然需要从平台导出原始数据,然后导入系统再进行选择和查重。这一功能,没有彰显平台在云采购方面的优势。

    除此之外,还有云平台上涵盖的出版社是否全,可供书目品种提供和更新是否及时准确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

    提升采购体验 确保采选质量

     

    对图书馆来说如何提升图书采选质量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是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让更多的读者参与选书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同时图书馆也不能放弃对质量的监控。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希望平台搭建或出版社能够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或哪些功能还需要不断完善以确保采选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对于图书馆选书而言,提升馆藏质量是永恒的追求目标。一方面,需要我们以用户为中心,广辟荐购途径,满足越来越多的师生的个性化需要;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无论在藏书内容质量方面,还是结构质量方面,都要通过完善的机制建设和具体实践来严把质量关。

    首先,目前的云采购平台都实现了读者直接参与采选后再由馆员后台对推荐数据进行选择的功能。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做法,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师生参与选书,而且杜绝了一些不符合馆藏策略的图书进入图书馆。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平台没有提供读者身份认证的功能,对于是不是本校读者荐选的图书无法进行认定。因此,建议为每一家图书馆的读者提供专用荐购通道,并且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进行读者身份识别,以过滤掉非本校的读者。

    其次,我们还发现读者在平台的荐购信息,没有提供自动反馈功能。因此,读者就无法直接获得自己所荐购图书的最终处理结果,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失去荐购的兴趣。因此,如果平台能够设置类似“读者荐购排行榜”“最佳荐购达人”之类的功能,对促进读者参与选书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图书馆也可以依据这些数据以“服务报告”或“奖励”的形式在师生中进行宣传,可以有效地增强读者荐购的力度,以提升馆藏图书的质量和利用效果。

     

    第三,我们还希望平台可以多借鉴一些好的商业平台的做法,如京东、当当等,能够增加书评或推荐级别等功能,或者对接百度或豆瓣上的书评信息,以有效地帮助采购人员选择优秀的、有价值的图书。

    当然,对于如何提升采购藏书的质量,图书馆在具体实践中也有一些好的做法和实证研究成果。例如,我馆前些年基于引文分析法测定某些学科的核心出版社和核心作者,如果能够将各个学科的核心出版社图书或核心作者图书以专区的形式进行推荐的话,既可以帮助采购人员选书,也可以节约选书的时间。

    以上都是从平台角度来谈的,而对出版社而言,作为馆配的上游链条,出版图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藏书的采选质量,如何要做到好中选优,实际上我觉得通过云采购的方式能够更加强化图书馆与出版社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如果出版社在图书销售的同时,把工作做得更细一些,更多地从图书馆采购的实际考虑,通过平台多推荐一些优秀的图书,提供一些针对各高校图书馆的重点学科、重点出版社的推荐图书专区,对图书馆选书肯定是具有更为直接的帮助。因为,所有的图书都是出版社经过精心策划的,哪些书比较好、内容价值高,比较符合哪些读者对象的需求,出版社的编辑可能更清楚,当然这种方式是需要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云采购平台实际上是在出版社和图书馆之间架起了一个很好地沟通桥梁,通过这个平台,也可以策划一些“名家荐书”“作者与读者面对面”等活动,或者是策划一些与资源建设相关的讲座或研讨交流活动,不仅可以吸引读者参与,也可以成为采购人员之间、出版社与采购人员之间以及出版社与读者之间交流的通道,以达到双方共赢,促进图书馆藏书质量的不断完善和优化。

     

    建立更多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

    目前云馆配平台发展较为迅速,不仅图书供应商在搭建,而且第三方平台商也与出版社共同合作搭建平台,可以说,馆社之间,以及包括供应商之间,如果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对于出版社和供应商了解图书馆的需求和工作模式,更好地促进线上云采购模式及平台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哪些渠道能让馆配商和出版社更好地了解图书馆的采购需求?

    图书馆馆配质量的好坏以及馆配的未来发展模式,不光是靠图书馆一家努力,可能更多地需要依靠出版社和馆配商共同努力,通过协作达成共识,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其中图书馆作为整个链条的下游,也就是客户方,图书馆馆配需求以及对未来馆藏工作的发展趋势,可以说处于上游的出版社应该是需要关注和考虑的。既然打通出版社和图书馆,以及馆配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是非常重要的,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建立这种沟通机制呢?我想,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依靠传统的沟通交流方式,比如通过参加研讨会、座谈会、现采会等促进馆社商三方的沟通,让图书馆了解出版社出版趋势,也让出版社能够了解图书馆的需求。

    二是依靠馆配商和第三方搭建的云采购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三方可以共同策划一些活动,加强各自之间的联系,增进彼此的了解。同时,通过统计分析平台上各个高校的采购数据,也可以让出版社或者馆配商了解图书馆的具体需求。

    三是在线交流。在后疫情时代,图书馆的很多服务都在往线上发展,所以很多地沟通交流也可以在线上进行,例如目前疫情期间许多线上研讨会,完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让更多的图书馆界、出版界和馆配界同仁能够参与进来,大家共同研讨、引发思考,这对以后的采购工作可能也建立了一个桥梁示范作用。

    云馆配平台未来发展趋势

    纸电同采,对图书馆馆藏建设来说,是每一个图书馆都非常希望达成的,对图书馆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解决空间紧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大家都知道,要实现纸电同采,进行统一平台采购,不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在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实践中,未来云采购模式在平台建设以及功能实现方面都有哪些方面的设想?

    其实对于这个话题,从事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的馆员以及负责资源建设的馆长也经常在讨论。大家都知道,在目前这个云采购平台推出之前,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就是人天、三新以及浙江新华等馆配商相继推出的纸电同步平台,当时也搞得红红火火的。但是,纸电平台至今没有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不是平台或者技术方面的问题,更多的可能是出版上游方面的原因。对于图书馆而言,是很希望有这样一个集纸电同步采购并能满足图书馆各方面需要的一体化的统一平台的,而不是目前要面对的这么多功能、界面,以及实现模式上都差不多的云采购平台。从平台实践以及图书馆藏书质量提升方面我已经谈了目前这些平台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我想正是这些不足,也是影响图书馆广泛应用的最大的障碍。要解决这些障碍,可能需要无论是出版社,还是平台商,抑或图书馆三方在全面沟通的基础上,共同努力才可能达到的一个最理想化的云馆配平台,以助推网上云采购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具体而言,以我从事资源建设工作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希望:

    首先,这个平台应该能够满足读者参与图书采选的需要,这也是云采购相对于传统采购来说最大的优势。但如何长期吸引读者,如何让读者一直保持采选的积极性,也是云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馆在云平台使用过程中发现,刚推出的时候读者参与选书的兴趣比较浓,但是过了几天以后读者的关注度、参与采选的积极性都有所下降。

    其次,需要一个具有统一的界面、统一的采选方式以及统一的后台数据存储和处理模式的统一的平台,便于馆员和读者操作,可解决多界面使用不便及多平台数据无法交互的问题,当然最好是能够真正打破出版社壁垒,建立一个集纸电同步的一体化的平台,可能更加能够发挥出平台的优势。

    第三,统一平台可以自动对接图书馆管理系统,这样即可以避免查重时数据迟滞和操作程序的繁琐,同时发送订单也能自动接入图书馆系统,简化后续的到书加工的操作流程。

    第四,增加平台的智能化体验,有效地利用大数据信息,为不同学校、不同学科背景的读者推荐不同的出版社、学科分类图书,以达到更好的使用体验。同时要建立起与用户沟通的渠道,随时听取用户的意见,接受他们的监督。

    可以说,云平台在疫情期间,在馆员不能返校或在异地、非工作日等情况下,作为图书采购的一种手段,起到了一定的辅助采购作用。我们不希望它像纸电同步平台一样仅是昙花一现,希望云馆配平台以及云采购模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发展得更好。(来源:图书馆报)

    ------分隔线----------------------------
    版权:jxf吉祥网手机在线 - 免费APP下载    电话:0531-85592555 传真:0531-85592966 地址:济南市经十东路3028号 邮编:250200 备案:鲁ICP备150107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