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骊/编译 俄罗斯:自助借阅便利读者 图书馆走进了地铁,不是地铁站,而是地铁车厢———这是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网站新闻栏目中的一篇报道。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久负盛名的阅读之城,虽然从城市外貌看不出任何蛛丝马迹,但120万人口中,每4个人当中就有1个是图书馆的读者。在马雅可夫斯基公共图书馆,如何实现人人阅读、共享阅读是图书馆员优先考虑的问题,他们的工作思路———人可以不走进图书馆,但图书馆一定要走近人。于是图书馆直接进入了地铁车厢,与人、车同行,人们可以在上班的路上方便地借书了。 圣彼得堡市制订了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规划。其馆藏建设水平在3年内,即2016~2018年,将发生显著的变化。届时图书馆将更加亲民,服务也更加便捷。“我们希望图书馆环境更加舒适、服务更加便捷。”马雅可夫斯基图书馆负责人坦言道。举个例子,读者借阅的图书到了归还期限,可因为身体不适或其他原因,不能按时把图书送还到图书馆,没有关系,就近把书送到自助借书柜就可以了,这样不但归还方便,同时还可以避免因为逾期而交纳滞留金的问题。自助借书柜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图书馆方面计划在每个馆区、在地铁沿线每个车站都安装这样的设备。在城郊、新开发的地区,总之在没有图书馆或图书馆服务较少覆盖的地区,这种设备的优势尤为突出。 为了实现图书自动化管理,相当一部分图书都粘贴了电子标签。图书馆因此为读者更换电子借书证。电子借书证取代了原来的纸质借书证,各个图书馆很早以前就已开始做这项工作了。现在几乎所有的读者都办理了电子借书证,馆藏的1500万册图书,大约有一半都粘贴了电子标签。借还图书,只需要把书、借书证放到自助借书柜上扫描就可以了,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图书实现自动化管理后,读者凭电子借书证可以在全市任何一个图书馆借阅、归还粘贴有电子标签的图书,非常便利。 究竟需要多少个自助借书柜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具体数字目前尚不清楚,但这项工作已经列入图书馆发展规划,并且开始付诸实施、取得成效,得到读者的赞许了。在马雅可夫斯基图书馆的规划中,还有如何发展数字化文献,拓展虚拟服务范围,实现读者足不出户,坐在家里免费阅读电子图书。 为了给读者增设新的空间,在莫斯科大街建立的“新理念图书馆”,彻底颠覆了传统图书馆的概念。别具一格的新图书馆却使用了一个非常古老的名字———“M-86”。图书馆除了书———纸质的、电子的,还有3D影院、展览馆、录音棚和儿童活动室。 其他国家:流动图书馆“遍地开花” 图书馆面向读者延伸发展,这是图书馆发展的一个趋势。除俄罗斯,其他国家的图书馆也在这样做。 在马德里地铁,地铁图书馆已经开馆了。这是一个迷你型图书馆,每个图书馆都安排有图书管理员负责借书,读者可以通过网络预定需要的图书或提交书单,然后到地铁图书馆取书。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地铁图书馆和马德里图书馆的读者拥有量不分上下。 在澳大利亚悉尼,出现了全球首创的“图书特别快车”。市民每天乘坐列车,驶向城郊上班。在火车站、在列车上,人们都能够借到书。铁路图书管理员负责借书工作,为乘客、也是为读者服务,借书流程一般不超过1分钟。 澳大利亚的汽车图书馆频繁穿梭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除纸质图书,汽车上还装备有可以上网的计算机。卫星天线确保网络畅通,太阳能提供用电。 在发展中国家,流动图书馆也是非常普及的事物。肯尼亚用骆驼送书;津巴布韦用小毛驴送书;泰国用大象送书。有时候脚踏车也会成为运书的载体。 此外,前苏联时期也曾经有过流动图书馆,是汽车图书馆,克拉斯诺达尔汽车制造厂生产的Кубань-TIБ牌汽车是汽车图书馆的专用车。 各个国家的流动图书馆,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今非昔比。
(本文转载自图书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