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图书日”,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全民阅读关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既然是“全民阅读”,就是让人人都能享受到阅读资源,在阅读中成长和受益。然而当前,我们在推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差距。与城市相比,广大乡村地区的阅读基础设施尚不完善,阅读资源质量也参差不齐,读书活动相对匮乏,群众的参与热情不高,诸多因素和问题的存在,决定了全民阅读要在乡村推广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 要让全民阅读的理念在乡村地区落地生根,必须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积极作用,这是打通基层群众阅读“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农家书屋是建在农民家门口的“图书室”,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它既有助于把知识和文化送到群众身边,激发乡村群众的学习和阅读热情,更有助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帮助农民朋友树立发展信心,推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因此,农家书屋也被农村群众形象地称为农民致富的学堂、农村文化的殿堂、农村学生的第二课堂。这样一种好的文化传播和服务载体,不但要建好,更要管好用好。 阅读的场所和资源固然重要,但人的作用更为关键。只有图书馆和书籍,没有专业讲授者的传授和指导,没有组织者的带动和引领,全民阅读同样难以在乡村大地扎根。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类民间阅读组织和广大志愿者的作用,通过组织开展阅读陪伴、少儿故事会、爱心送书、阅读培训等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阅读活动,助力阅读力量逐步向下扎根,带动更多人走近阅读、爱上阅读。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老师正确地引导学生多读书,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未来蓄力。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既是一种兴趣,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热爱阅读,享受阅读,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要尽快补齐阅读短板,加快建设书香社会的步伐,让全民阅读蔚然成风。(来源:成都文明网 | 作者:叶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