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新的文化使命,要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守正创新中赓续中华文脉,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
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留下无数不朽之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的天下为公的“天下观”、民为邦本的“民本观”、为政以德的“道德观”、革故鼎新的“社会观”、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厚德载物的“包容观”、讲信修睦的“诚信观”、亲仁善邻的“仁爱观”,造就了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是渗透进中国人骨髓里的文化基因。正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赓续中华文脉,要深刻把握中华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在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和认同感逐渐丧失,“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全盘西化”等论调不绝于耳。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人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带领中国人民从磨难中奋起,经过百余年奋斗,中华民族从民族危亡走向民族复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使中国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得到极大焕发,文化主体性得到有力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不断注入符合中国实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思想力量,不断支撑起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雄伟大厦。
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党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坚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特别是做好“第二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正是“第二个结合”才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做好“第二个结合”,一方面要立足时代发展和实践的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全面挖掘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中的优秀文明基因,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社会治理相契合、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新文化,不断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和精神动力。另一方面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制度、文化、价值、精神等层面深度融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实现理论创新,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使其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理论,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先进的科学思想方法。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也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努力创造符合时代特点和社会要求的新文化。
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一是要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传承不是守旧复古,创新也不是凭空创造,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将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二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动力。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不仅追求物质上的富足,也要有精神上的富足,对高品质、个性化的文化需求更加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激活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三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为目标,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准确把握新时代新要求新变化,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使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秉持开放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是孤芳自赏,更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以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在广泛深入的交流中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秉持开放包容,就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源泉。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于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我们应积极借鉴和吸收,在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上,吸收他人好的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邯郸学步,更不能数典忘祖、照搬照抄。我们要善于学习,注重将人类文明成果进行创造性转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其他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形成我们自己的民族风格、民族特色,使我们的文明更具吸引力和活力。赓续中华文明,建设文化强国还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要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一方面,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将其融入世界文明体系之中,为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扩大世界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使其所表达的理念、价值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提升中华民族自身文明的吸引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培 作者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