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互联网思维有助于推进大学生精准就业,同时,当前“互联网+就业”模式建设还存在理念认知上的偏颇、大数据技术在大学生就业服务中的应用还不够充分、就业指导服务范式还不够科学等现实之困。要让“互联网+就业”模式成为推进大学生精准就业的新样态,需要实现互联网思维范式的“三个转变”,并进一步完善其实现路径。
思维方式实现“三个转变”
“工具思维”到“互联网思维”的转变
“互联网+”推进大学生精准就业的基础是实现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与“互联网+”思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将互联网作为工具,后者则强调互联网赋能,打造一个互联互通的生态系统。因此,“互联网+就业”不应停留在简单地将就业指导服务从线下迁移到线上的“工具思维”层面,需从正确理解互联网思维理念与赋能方式入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切入。
宏观层面,需要政府部门为“互联网+”推进大学生精准就业、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中观层面,需要学校决策层从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整体考虑,以精准就业为导向实行人才精准培养。微观层面,要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更加契合于大学生的工具和思维习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服务思维”到“规划思维”的转变
大学生精准就业的核心是实现“人职匹配”,需要大学生具备强烈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较强的规划能力。但目前普适化的就业指导缺乏“规划思维”,也就是未充分唤醒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有效提升其职业规划能力为指向,而仅停留在服务层面,这就导致了两个问题,一是就业指导服务仅局限于提供就业信息,或者帮助解决临时性或补救性就业困难。二是就业指导只作为一项阶段性服务工作而非系统性教育工作来对待。这就需要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结合起来,从解决阶段性的就业服务转变为唤醒式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充分借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构建时空数据生态链,将中低年级职业规划分析的“前端”、高年级职业规划教育指导的“中端”和毕业就业后追踪反馈的“后端”进行联结,全时对其进行数据记录和整合分析,并不断指导、修正,全程准确把握其层次性、动态性,全方位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的精准规划、精准服务、精准帮扶和精准反馈。
“独立体思维”到“共同体思维”的转变
大学生精准就业的保障是实现“就业生态共同体”。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一项事关社会全局的工作。但应该看到的是,由于利益统筹难以平衡,思维理念共识不足,技术实现动力不够等,当前就业生态共同体校内校外系统和内部各要素之间普遍存在独立运行、自成体系的现状,难以在大学生就业各环节形成合力,制约共同体“共轭效应”的发挥。
要实现大学生群体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需要以服务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为需求,以共同利益机制为基础,以建设良好的就业生态为目标,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政府、高校、家庭、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就业生态共同体”。其中,学生和学校要素构成校内就业教育与指导服务系统,家庭、政府等社会要素构成校外就业服务的社会支持系统。各主体之间已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更多的是基于共同目标的协同互动式合作伙伴关系。
“互联网+”推进精准就业的着力点
靶向定制,供需双方精准对接
线上就业市场信息,精准供给目标“客户”。一方面,高校要建立“毕业生数据库”,同时整合学校的人才合作培养伙伴、人才招聘合作单位和校友企业等资源,建立“用人数据库”,确保线上就业市场充分供给,实现资源配置最大化。另一方面,高校要打造“云招聘”“云指导”“云服务”等精准化信息服务矩阵,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微博等权威渠道和针对性渠道和微信朋友圈等关系链,发挥官方、学长、人群之间的集合效应,打通用人单位招聘和毕业生就业信息精准对接的“最后一公里”。
深耕数据平台模块化,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一方面,可以在毕业生就业简历的关键信息中,设置“学校层次”“兴趣爱好”“实习经历”“团学锻炼”等细分信息标签,利用大数据分析、信息智能挖掘等技术,实现信息的查询、分析和甄选功能,便于用人单位利用一体化招聘系统对应聘毕业生进行测评操作。另一方面,可以开发、引入职业测评专业技术,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对求职毕业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评并形成测评报告,让求职者对自己的职业优势和坐标有所了解。当然,用人单位也要更加科学、精准地描述用人需求,将毕业生岗位胜任力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进行智能匹配,实现供需双方信息的精准匹配与双向精准推送,并利用大学生就业数据化互动平台发出邀约,实现“一对一”“键对键”或“屏对屏”的面试与签约。
数据牵引,线上线下精准帮扶
“一人一卡”,把脉评估。从大学生入校开始,甚至在高考填报专业志愿阶段,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逻辑起点。通过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每学期对每位学生在学习、实践、竞赛等方面信息进行动态跟踪记录,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他们的自我认知、职业探索、职业决策等方面进行评估,为每人建立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并根据求职创业状态及时更新档案信息。
“一生一策”,点对点帮扶。学校要熟悉并及时跟进职业生涯规划档案,挖掘每位大学生的职业特质,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大学生精准就业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他们作出切实可行的就业决策并进行分类指导。具体而言,要为以普通就业为目标的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与价值观;对职业规划模糊、存在就业困难的学生,由辅导员、班主任、生涯导师、心理健康教师等组成导师团并信息共享,进行多对一的“专家会诊”“一对一滴灌式”精准指导。
跟踪反馈,人才培养精准改革
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接轨,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反馈机制,扩展就业调查跟踪的经度和纬度,并将就业大数据多向精准反馈至招生、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就业等各环节,以精准就业为导向推进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精准改革。探索“互联网+”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即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云端数据共享来完成学生在校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课题申报等形式在线完成企业的“订单式”实训任务,企业给出成绩评定和岗位胜任能力评估。
另外,要建立健全就业统计预警系统和精准帮扶机制,健全专业及课程设置动态调整与预警,提升就业大数据对人才培养改革的决策咨询功能,构建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招生、人才培养、就业一体化的精准就业指导工作格局。
完善机制,多元协同精准发力
确立政府就业责任主体,主动运用“互联网+就业”模式激活就业创业这“一盘棋”,为高校毕业生信息和人才顺畅流动提供就业环境与政策支持。要充分发挥其协调、中介、斡旋等作用,主动打造“互联网+”新就业形态,为社会机构、企业单位和高校之间搭建桥梁,帮助高校实现就业信息共享去壁垒化,构建就业市场供需衔接机制。高校要增加投入加快就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学校、家庭和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加强家校黏性,克服家庭与高校在大学生精准就业指导上的“两张皮”现象,实现社会家庭就业支持多元化。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