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真正培养出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校企双方采取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育人模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事业单位量身打造更加具有实用性与实效性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校与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甲骨文(山东)OAEC人才产业基地、西王集团有限公司、德国莱茵科斯特公司等展开合作,开设有海信班、鲁北集团班、甲骨文班、西王班等9个订单班和1个中德试点班,校企双方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展开合作:
第一,合作举办专业。目前,我校与甲骨文(山东)OAEC人才产业基地、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西王集团、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等,分别共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企业级java工程师方向)、贸易经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生物工程和应用化学等专业。
第二,共建共享教学资源。目前,我校与海信集团共建了电器与电机实训室、中德智能制造技能技术中心等多个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
第三,合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第四、合作培养教师。邀请企业、行业专家来我校开讲座或者授课;我校教师去行业、企业授课或者挂职锻炼;为行业和企业提供信息,人才和智力支持。
第五,合作指导培养学生。学生去企业实习并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企业、行业联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技能大赛。
改革和创新都是从理想到现实的过程,都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产教融合要走向深入,必须认真总结。回顾过去,我们觉得有以下几点收获:
首先,育人效应得到有效显现。在产教融合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产教融合实施以来,学生从学校走向了工作岗位,他们很快适应了企业的要求,迅速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其次,教师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产教融合的实施过程中,为教师提供了实践的平台。我们的专业教师在生产一线进行见习和实践,获得了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专业素质的机会。教师们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教师专业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批具有真才实干的专业教师队伍逐步成长起来,这为学校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成为学校的一笔巨大财富。
最后,校企文化得到有效融合。在产教结合的实施过程中,企业管理制度逐步迁移到实训基地的管理过程中来,推进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企业文化进入了学校,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接受企业文化辐射、推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是实现学生与企业员工无缝对接的重要保证。我们定期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宣讲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创造学生与企业直接对话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培养企业需要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机制,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要以校企两方面"双赢"为目标,政府应采取措施,让企业在确立市场需求、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成绩评定等方面发挥相应作用。学校在时刻关注企业需求变化的同时,政府应有相应的指导部门,指导学校进行专业方向调整,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灵活的培养培训方案上起积极的先导作用,真正把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文章做好。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