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校企合作教育是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符合当前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校企合作教育的新模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对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jxf吉祥网手机在线积极学习国家相关政策和文件,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企合作方式,构建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认真开展校企合作,深化校企合作力度,强化校企合作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充分利用企业优势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中培养更多更优质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一、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强化协调
1.成立校地校企合作办公室。根据企业对专业性人才需求,协调相关学院和部门认真开展校企合作,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全面开展。
2.各相关学院和部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根据合作需求认真落实做好校企合作项目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和深入开展。
二、校企互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
1.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发挥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各学院重视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的需求和对发展的调研及预测,不断优化专业设置,精心打造学校的名牌专业和重点专业。
2.学校各专业与企业、行业进行更紧密的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已就业为前提,不断探讨和创新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探讨课程体系开发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3.加强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面向生产、面向企业直接参与技术开发、技术转化与技术创新,积极争取和承接横向科研课题。
4.采取激励措施,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企业生产实践工作的经验,具有“双师型”教师的素质。鼓励教师、管理人员到相关部门、企业一线兼职,以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
5.鼓励各专业聘请相关行业、企业专家技术能手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同时各专业在专业设置、专业调整、教学计划的制定修订、专业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优势。
6.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为学生营造真实和仿真的实践教学环境。加速校内实训基地产业化进程,并积极社会资金,探索多方投资的基地共建模式。与企业配合做好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三、积极拓展校企合作教育的新领域
全校提高对校企合作工作的认识,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各专业与有关企业、行业、部门密切合作,校企双方共同举办专业,共享教学资源,共建科研机构、研发中心、实验室等机构,切实推进生产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学校各部门从全局出发,加强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推动学校与企业、行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营造了校企合作的良好环境。
1、共同举办专业
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先后与甲骨文(山东)OAEC人才产业基地、海信集团、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西王集团等多家公司展开合作,校企双方共同研讨校企合作教育的方法、路径,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专业。
2、共建教学资源
jxf吉祥网手机在线认真开展校企、校地合作,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部分企业共建教学资源,其中海信集团和我校共建电气与电机实验室等,省级研究基地两个,分别为山东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基地、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研究基地;校级共建科研机构,研发中心,实验室等机构三个,分别为土木工程检测加固与安全评价研发中心、开发经济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酶工程与药物化学实验室。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68家,为全校学生提供了更多实习实训场所,真正的走校企合作发展之路,培养应用型人才。
3、合编教材
我校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和相关企业共同编制《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程》,目前已投入教学,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心和人力资源和社会组织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管理中心,共编《营养师》一书,等多部教材。校企合编教材的使用,将会对我院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也将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开辟一条新路。
4、为企业人员培训
学校为响应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积极为企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人才智力支撑,先后为章丘区人社局、章丘区民政局等组织的多个企事业单位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特殊人员再就业等多方面的培训。
下一步,学校将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优化校企合作内涵,加强和企业的联系沟通和协作,进一步深化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校企共编教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共建实验实训室、实践教学、企业订单班开设、科研等方面的深入合作,促进校企双方的共同发展和进步,更好的服务于企业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