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有三宝,泡桐、花生和大枣;兰考有三害,内涝、风沙和盐碱。如今,兰考泡桐已成兰考县特色产业,而三害的疮痕早已湮没在绿水青山之中。
毕竟,原县委书记焦裕禄曾来过。
1962至1964年,是中国人民历尽艰难跨越三年自然灾害的三年。兰考县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泛滥,人民生活艰难。焦裕禄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兰考县,并以他真挚的无私奉献、以及坚定的清正廉洁改换了兰考县的面貌。
信仰崇高 渔塘鱼大肥大家
兰考的汽车站对面曾有一个满是水的大坑。焦裕禄刚到兰考,便看到了这个大水坑,于是同志们接受焦裕禄的建议,向水坑里投了几万尾鱼苗,水坑摇身一变成为了水塘。
焦裕禄记挂着这个鱼塘,每有时间便到鱼塘帮忙干杂活,察看鱼苗长势。半年后,小鱼苗长成,城关镇渔场的一位负责同志便给焦裕禄送去了10多条活鱼。家中的孩子们看到肥美的大鱼开心不已,活蹦乱跳。古有曾子杀猪,而焦裕禄问清了来龙去脉,把大鱼退回了鱼塘。
曾子杀猪,为的是诚实对待给予孩子的承诺;焦裕禄拒鱼,是他对兰考县人民的忠心热忱,为的是诚恳面对县委书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担当。
焦裕禄专门召开会议,强调集体财产不能变成私有财产。渔塘鱼大肥大家,焦裕禄一片赤诚之心,是他对党员对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
实干担当 全心全意为大家
焦裕禄任县委书记时的兰考县,正值三害肆虐,人民群众生活极端困难,许多人被逼无奈,扶老携幼出外逃荒要饭。焦裕禄不怕困难,担当一线,以调研作为解决问题的钥匙,查风口、探流沙、找水道、治盐碱。只要狂风肆虐的时候,就是焦裕禄查看风口风向的时候;只要暴雨如注的时候,就是焦裕禄外出查探水势的时候。他和农民兄弟一道,用手指醮土尝盐碱的浓度、走访探求治理办法。
硬是靠着一辆自行车、两个铁脚板,焦裕禄走遍了全县120多个生产大队,行程5000余里,掌握了“三害”的第一手资料。
焦裕禄肝病在身。但他革命精神豪情万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实干、敢担当,兰考县三害治理,焦裕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勇于奉献,恪己奉公。
深入群众 坚决不搞特殊化
兰考县剧场曾经有个“老三排”,就是说剧场第三排的座位不卖票,专门留给县委领导,而经常坐在第三排中间位置的领导为“老三排排长”。焦裕禄在县委常委会上严肃地指出,“我们要废了这个规矩。这个‘老三排排长’我焦裕禄不当”。
焦裕禄时时处处保持着不搞特殊化的作风,并严格要求家人。一次,焦裕禄的大儿子焦国庆挤在礼堂门口想看戏,检票员得知后,便放他进去白看了一场戏。焦裕禄知道后十分生气地批评了儿子。第二天,他亲自带着儿子到戏院补票,并在县委常委会上做了检讨,
焦裕禄还因此事起草了《干部十不准》通知,要求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准搞特殊化。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县委书记焦裕禄对党性原则的坚守。
浪漫慈父 心怀大家小家
焦裕禄的大女儿焦守凤评价父亲时说:“懂浪漫,会生活。”在工作上,焦裕禄同志是一个清正廉洁、勇于奉献的人;在生活中,焦裕禄同志是一个重感情的人。
焦裕禄非常喜欢孩子,每次回家,六个孩子都会高兴地跑出门迎接天。他就蹲下身子,背上背着一个,怀里抱着一个,手里牵着一个,有说有笑地往家里走。他有病,需要补身子,爱人徐俊雅想办法给他做些好吃的,他总是舍不得吃,端起碗,给孩子们碗里,这个拨些,那个拨些,最后,他碗里也所剩不多了。他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脸上就会露出幸福的笑容。他去世前,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几个孩子,他把自己唯一“值钱”的东西——一块旧手表留给了大女儿焦守凤,嘱咐她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女儿焦守凤的眼里,父亲不仅人长得帅、多才多艺,而且是位慈父。中华文化以家和万事兴。电视剧《焦裕禄》主题曲歌词“天上一颗星,地下一个丁,好男儿要有担当”就是焦家儿女所作,焦裕禄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发扬,使焦裕禄精神代代相守、薪火相传。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规定了“四个必须”: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秀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廉洁自律,接受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任务依旧艰巨,路漫漫其修远兮。焦裕禄精神是务实的,是令人动容的。我们怀念焦裕禄、我们学习焦裕禄,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焦裕禄精神仍是熠熠生辉。我辈站在巨人肩膀上,誓当心怀国之大者、克己奉公,开拓进取、传扬自强!